近日,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三下鄉”鄉村振興團隊,在郴州市嘉禾縣宅侯村展開了一場以“藝美鄉村,傳承文化”為主題的系列實踐活動,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為宅侯村注入了文化活力,推動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文化浸潤童心,傳統手藝煥新生
活動期間,志願者們在“稻香思源屋”内,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生動地向當地30多名留守兒童介紹了剪紙藝術與英山纏花的傳統技藝。孩子們在志願者的悉心指導下,親自動手體驗了裁剪、編纏的樂趣,完成了一件件充滿創意的手工藝品。這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也加深了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



創意繪石墩,節氣文化添新彩
實踐團利用二十四節氣這一傳統文化載體,指導孩子們創作了具有濃厚節氣特色的石墩美術作品。每個節氣都有其獨特的自然象征,如白露時節的丹頂鶴、立冬的冰雪以及立秋的紅葉,這些作品不僅美化了鄉村環境,還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外知識,讓他們領略到先民對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小朋友表示:“在哥哥姐姐們的帶領下,我了解了許多節氣知識,我覺得中國的古人們在幾千年前,就能對自然規律有這麼準确的掌握,非常值得我學習這些知識。”

匠心繪就斑馬線,鄉村道路展新貌
為了提升鄉村道路安全性和美觀度,實踐團成員繪制了鄉村首條特色斑馬線,巧妙地融合了當地稻米種植的元素,使斑馬線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同時也提高了村民的出行安全。

深入調研謀發展,共繪鄉村振興圖
實踐團深入宅侯村進行調研,通過問卷調查、居民訪談等方式,了解了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況、當地特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鄉村産業發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設等多方面的情況,為鄉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充分展示了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學子的社會責任感與專業素養,不僅為宅侯村帶來了文化與環境上的顯著變化,也為當地的文化教育和産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開啟了鄉村文化振興的新篇章。
(審核:羅勝傑 曹麗英 連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