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科技大學建校于2000年,發展迅速,已成為澳門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大學,也是海峽兩岸暨港澳二十強大學1。大學緻力為社會培養各類高質素人才,推行教研并重政策,注重辦學特色,追求卓越,使學術發展不斷踏上新台階。大學已連續十年位列上海軟科發布的“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的百強大學,2020年位列第17。大學更連續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三百強、2020年及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第32位、世界年輕大學排名第38位(2020)及32位(2021)2。大學坐落澳門氹仔島,校園占地面積約二十一萬平方米,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是學子求學及從事研究的理想之地。
辦學宗旨與發展願景
大學秉持“意誠格物”之校訓,恪守“增進文化交流,緻力人才培育,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辦學宗旨,緊貼澳門和國家發展所需,充分吸納國際一流大學的辦學經驗,創辦各類教育課程,培養基礎理論紮實、實踐及創新能力強、通曉中英雙語、德才兼備、符合科技與經濟全球化發展所需的高質素人才,同時積極拓展多元化和前沿性學術研究,促進大學跨越式發展,努力跻身亞太區知名學府行列。
院系設置與課程特色
經澳門特區政府批準,大學擁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提供數十個學位課程供各類學員選擇修讀,授課語言以英語為主,部分課程以中、葡或西班牙語授課。除澳門本地學生外,大學吸引了大批中國内地和港台地區學生前來求學,目前各類在校生逾一萬六千人,其中博士及碩士研究生6200人,本科生10500人3。大學現設創新工程學院、商學院、法學院、中醫藥學院、酒店與旅遊管理學院、人文藝術學院、醫學院、國際學院、藥學院、博雅學院、通識教育部,涵蓋文、理、法、管、商、醫、藥、旅遊、藝術、傳播、語言等學科門類課程。博雅學院除提供全日制學位課程外,還開設夜間學位課程和短期培訓課程,為有意繼續進修的人士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
目前,本校畢業生就業和深造進修學習等均很理想,許多畢業生獲得國際知名學府的獎學金繼續深造,更有大批畢業生進入中國内地和港澳的政府機構和知名企業工作。
師資隊伍與科研發展
擁有學識淵博、造詣精湛、經驗豐富的國際化師資隊伍,是發展優質教育和卓越研究的關鍵。大學現有講座教授、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數百人,大部分教研人員擁有博士學位,同時具有在世界知名大學或研究機構的工作或學習經驗。除了既有的師資隊伍以外,大學也特聘一批名師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課,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世界高被引科學家等頂尖學者。這批優秀學者為本科生授課及指導研究生,不僅能夠傳授最新知識和科研成果,更能擴大學生的國際視野和接受世界多元文化的熏陶。
大學崇尚學術自由,支持教師和研究人員開展多元化的學術研究,鼓勵團隊協作,創造新知識、新技術、新産品,促進學術多元發展,為澳門及國家發展服務。大學特别注重發展特色與優勢研究領域,如中藥質量與創新藥物、月球與行星科學、癌症與風濕病治療、系統工程、環境科學、智慧城市、建築與城市規劃、人力資源與博彩旅遊管理、澳門社會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兩岸四地跨域法律比較、藝術設計、傳媒、知識産權保護、海洋保護與開發利用、下一代互聯網、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數學、拉丁美洲研究、澳門曆史、澳門知識産權服務等。大學鼓勵教研人員發表高質量的研究成果,近年來在國際SCI/SSCI 的Q1第一區間學術期刊發表的高質量研究論文不斷增加,獲國内外發明專利授權則數倍增加。
經過多年建設,大學現有三個國家級研究平台: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澳門海岸帶生态環境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此外還建立了多個重大的研究院所及研究中心,如澳門藥物及健康應用研究院、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太空科學研究所、澳門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澳門系統工程研究所、澳門中藥國際标準中心、仲裁與争議解決研究中心、澳門傳媒研究中心、澳門環境研究院、澳門金融科技創新研究院、澳門智慧城市研究院、澳門電影藝術研究院、澳門建築與城市規劃研究院、下一代互聯網國際研究院、澳門創新中藥與産業化技術創新中心、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中心、澳門數學研究中心、澳門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中國曆史研究院澳門曆史研究中心、澳門知識産權服務中心。大學還設立了澳門首個諾貝爾獎得主命名的實驗室“埃爾文内爾博士生物物理與創新藥物實驗室”。 獲國家教育部批準,大學與内地五所高校共同建立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夥伴基地及聯合實驗室。大學于2021年還新設了澳門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2022年3月和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聯合申報的水利部數字孿生流域重點實驗室正式獲批籌建。這些實驗室及研究所同時兼備教研方面的功能,為培養優秀研究人才提供實踐機會和研究平台,亦對澳門社會持續發展和經濟适度多元發展作出新貢獻。2019年,大學與珠海市人民政府簽署了框架合作協議,将在創新教育、前沿科技、優質醫療與醫學研究、醫藥與健康産業、下一代互聯網、空間大數據、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優秀文化傳承、青年創新創業創造等領域拓展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大灣區科技的創新發展。2021年,大學與珠海市人民醫院合作共建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作為教學醫院,将為學生實習、醫護人員培訓、前沿跨學科研究的開展等帶來廣闊的機遇。大學為了更好地融入大灣區發展布局,在橫琴深合區成立了澳科大珠海科技研究院。
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
國際化是大學發展的強勁動力,也是大學發展的重要方向。在學術管理上,大學根據澳門的社會及人文特點,充分吸納國際知名學府的經驗,建立适應大學國際化發展的管理理念與文化、管理模式與架構、管理制度與程式等,創辦具有先進管理水平的國際型大學。目前,大學在教育課程、學術研究、人才培訓、學生交流等領域,已與歐洲、美洲、澳洲及中國内地、台灣、香港等超過200多所教研機構建立了多種形式的合作關系,也是亞太大學聯合會(AUAP)及國際大學聯合會(IAU)成員,并且自 2022 年 3 月起已成為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Campus +”的合作夥伴。大學鼓勵學生海外交流,為優異生提供長、中、短期海外研習資助,大力支持畢業生向海外繼續升學或就業,包括保薦學生升讀海外研究生課程等。
展望未來,澳門科技大學将繼續以教研為本,廣納賢才,牢牢把握“質量”和“創新”兩個關鍵要素,充分發揮非牟利私立大學之優勢,不斷發展優質教育和卓越研究,服務社會,實現其辦學宗旨和教育使命。